Search

[正念溝通藝術營隨筆心得3-呼吸不只是呼吸,是正念溝通的第一步]
  
  前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正念溝通藝術營隨筆心得3-呼吸不只是呼吸,是正念溝通的第一步]
  
  前陣子參加一場六天五夜的正念禪修營,主辦方#彩虹山嶺邀請梅村的五位法師跨海帶領,過程滿滿的感動,好像更能理解平時正念減壓、正念認知治療相關的書本或課程中,反覆強調正念絕對不僅僅是注意力的專注和覺察而已,而是要培養修習正念後的慈悲心。
  
  希望將一些心得與發想,一次一點點的寫下來分享,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作正念或參加相關活動的經驗。:)
  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
3 呼吸不只是呼吸,是正念溝通的第一步

  有時候會被誤會,心理師好像就是沒有脾氣,在關係中沒有衝突,溝通無礙吧?但其實非也,因為心理師也會有脾氣、有煩惱,也是平凡人呀!就像我們不會預期醫師都不會感冒,律師都不會遇到法律問題一樣。只是,在每一次如何應對壓力或內外在刺激,可以透過心理學觀念的學習與練習,嘗試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方式。
  
  正念/靜觀的練習,即是希望我們能在面對刺激到做出反應之間,拉出時間與空間去選擇。在正念的練習中,很常見得是善用正念呼吸。(關於為什麼很多練習都是運用呼吸開始?有寫一篇短文在這喔!https://reurl.cc/Q4Doo)在體驗的過程中,連結正念呼吸也是正念溝通的第一步。
  
  在沒有保有正念覺察的時候,我們可能不知不覺陷入焦躁不安的洪流之中,急著往前,擔憂未來,急著回顧,反思過去,卻都沒能讓當下過好。在此次活動的聽講與討論中,再一次意識到,我們有更方便的科技,卻更加疏離,我們有更多自由,卻感到更迷惘,常常急著想要抓些什麼,卻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也不知道怎麼選擇,努力抓住後才發現都不是自己想要的,最後更加寂寞。
  不論是在生活目標或人際關係之間都可能發生這樣的窘境,而開始練習保持正念覺察,會是解答的方式之一。
  
  然而,為何保持正念溝通始於正念呼吸呢?正念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能好好的傾聽對方,與好好表達愛的語言。
  傾聽,是為了溝通;溝通,從與自己對話開始;與自己對話,從與自己的身體連結開始;與身體連結,從觀察呼吸開始。
  
  當我們心靜下來,能觀察到自己的身心狀態,並用呼吸或其他方式安穩住自己,回到溝通的初衷:幫助增進彼此的理解,減輕彼此的痛苦。遇到感受衝突、被誤解、被傷害、被批評的當下,也許我們能增加一些的時間與空間,幫助彼此在過程中,減少說出不一致的話語(像是氣話、情緒話),增加傾聽與同理的可能。
  
  來覺察看看,我們正念溝通了嗎?
  
  
文、圖/洪千惠心理師
  
本文同步更新於:洪千惠臨床心理師 (https://reurl.cc/XL3ve)
  
#mindfulness #正念溝通 #正念覺察 #正念認知療法 #自我疼惜
  
  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
PS. 為了鼓勵大家按讚,也為了鼓勵自己繼續貼文,請滑過看過覺得喜歡或想表達支持的人們留下讚或留言呀~~~
本篇目標按讚+留言超過60個就寫下一篇正念溝通藝術營心得~
寫到第5篇有準備帶回來給大家抽獎小禮物的活動喔!快來期待一下吧~~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您好,這裡記錄、分享生活或工作心得、筆記,讓心理學回到生活,過得更好。 歡迎演講、工作坊、諮詢、合作邀約
View all posts